时间: 2025-04-30 22:1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9:44
孤童:字面意思是指失去父母或无人照顾的儿童。基本含义是指那些在情感上、经济上或社会关系上缺乏支持和关爱的孩子。
“孤童”一词在中文中由“孤”和“童”两个字组成。“孤”字古已有之,意为单独、孤独;“童”字则指儿童。随着社会的发展,“孤童”一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失去父母或无人照顾的儿童。
在**传统文化中,孤童往往被视为需要特别关怀和保护的对象。社会对孤童的关注和救助体现了人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
“孤童”一词往往带有一种悲伤和无助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孤独、贫困和被遗弃的情景,同时也可能激发人们对这些孩子的同情和帮助。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一个孤童,他的坚强和乐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故事让我更加关注社会中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孤童”:
在寂静的街角,
孤童的目光穿透夜的黑暗,
寻找着温暖的灯火,
渴望着家的拥抱。
看到“孤童”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孩子在寒冷的街头,抱着一只破旧的玩具,眼神中透露出对温暖的渴望。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首悲伤的钢琴曲,旋律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的怀念。
在英语中,“孤童”可以对应为“orphan”或“lone child”。不同文化中对孤童的关注和救助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强调对这些孩子的保护和关爱。
通过对“孤童”这一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影响。这个词汇不仅反映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也激发了人们对帮助和保护这些孩子的责任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并促进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
1.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2.
【童】
(形声。重省声。(qiān),罪。本义:男奴仆)。
同本义。
【引证】
《易·旅》-得童仆贞。 、 《仪礼·既夕礼记》-童子执帚。 、 宋·苏轼《石钟山记》-小童持斧。
【组词】
童奴、 童隶、 童仆、 童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