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3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39:15
“偏异”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偏离常规或标准,具有与众不同、异于常人的特质或行为。它可以用来描述思想、行为、风格或特征上的独特性或非主流性。
“偏异”一词源于汉语,由“偏”和“异”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偏离和不同。在古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常用来描述地理位置的偏离或事物的不同,后来逐渐扩展到描述人的行为和思想。
在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中,“偏异”可能被视为不受欢迎的,因为它可能破坏社会和谐。然而,在鼓励创新和多样性的文化中,“偏异”可能被看作是积极的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创造力。
“偏异”这个词可能引起复杂的情感反应,一方面它可能激发好奇和兴趣,另一方面也可能引起不安和排斥。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勇于挑战传统、追求个性表达的人。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朋友,他的生活方式和观点都非常偏异,这让我们之间的交流充满了挑战和启发。
在诗歌中,“偏异”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自然界中独树一帜的生物,如:
在繁花似锦的花园里,
独有一株偏异的花,
它的色彩如此独特,
仿佛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偏异”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色彩斑斓、形状奇特的艺术作品,或是那些旋律独特、节奏不寻常的音乐作品。
在英语中,“偏异”可以对应到“eccentric”或“quirky”,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可能被赋予更多的正面意义,尤其是在艺术和创意领域。
“偏异”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词汇库,还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那些与众不同的个体和现象。通过对“偏异”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多样性,并在表达中更加准确和富有创意。
1.
【偏】
(形声。从人,扁声。本义:不正,倾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偏,颇也。 、 《书·洪范》-无偏无颇。 、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势有偏侧。
【组词】
偏岸、 偏偏倒倒、 偏侧、 偏倒
2.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