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1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15:05
词汇“死败涂地”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死”、“败”、“涂”、“地”。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死败涂地”字面意思是指失败到了极点,形容事情彻底失败,无法挽回。其中,“死”表示彻底的、无法挽回的,“败”表示失败,“涂地”则是指倒在地上,形容极其狼狈或彻底崩溃的状态。
“死败涂地”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对于失败状态的生动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彻底失败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失败往往被视为不吉利或不幸的象征。因此,“死败涂地”这个成语在社会背景中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常用于强调失败的严重性和不可挽回性。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和悲观的,它让人联想到彻底的失败和绝望的境地。在使用这个成语时,人们往往试图传达一种无法挽回的失败感。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遇到某件事情彻底失败,比如一次重要的考试或面试没有通过,可能会用“死败涂地”来形容这种感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风雨如晦,死败涂地,心若磐石,不移不转。”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战场上的画面,士兵们倒在地上,旗帜破败,烟尘四起,传达出一种彻底失败的氛围。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战鼓的沉闷声和士兵的哀嚎。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it rock bottom”或“utterly defeated”,它们也传达了彻底失败的意思,但具体的表达和联想可能有所不同。
“死败涂地”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失败的严重性,还传达了一种无法挽回的绝望感。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成语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文化背景都是非常重要的。
1.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
2.
【败】
(会意。从贝,从攴。攴(pū),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汉字部首之一。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从“攴”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败,甲骨文左边是“鼎”字(小篆简作“贝”),右边是“攴”,表示以手持棍击鼎。本义:毁坏,搞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败,毁也。 、 《诗·大雅·民劳》-无俾正败。 、 《淮南子·说林》-若唇之与击,空柔相摩而不致败。 、 《吕氏春秋·尊师》-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 、 《韩非子》-法败则国乱。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败家丧身。
3. 【涂】 (形声。从水,余声。本义:涂水)。 同本义。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