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9:54
吸氧腐蚀是指金属在含氧环境中,由于氧气的作用而发生的腐蚀现象。这种腐蚀通常涉及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从而导致金属的结构和性能受损。
在专业领域,如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和冶金学中,“吸氧腐蚀”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和研究金属材料的耐久性和防护措施。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被提及,但在相关行业和学术研究中,它是一个核心术语。
同义词:氧化腐蚀、氧蚀 反义词:防腐、防蚀
“吸氧腐蚀”这个词汇是由“吸氧”和“腐蚀”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对金属腐蚀机理的深入研究,这个词汇逐渐被广泛使用。
在工业化社会中,金属材料的大量使用使得吸氧腐蚀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影响材料的寿命和经济成本,还关系到安全和环境问题。
提到“吸氧腐蚀”,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金属的脆弱和时间的侵蚀,带来一种对物质无常和自然力量的敬畏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但在维护家中的金属制品时,如防止铁制工具生锈,我们实际上是在防止吸氧腐蚀的发生。
在诗歌中,可以将“吸氧腐蚀”比喻为时间的痕迹,如:“岁月如刀,在铁门上刻下吸氧腐蚀的痕迹,见证了无数晨昏的交替。”
通过观察生锈的金属表面,可以直观地理解吸氧腐蚀的视觉效果。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金属摩擦或断裂的声音,象征着腐蚀带来的破坏。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oxidation corrosion”,德语中的“Sauerstoffkorrosion”,都对应着类似的科学概念,反映了跨文化对这一现象的共同认知。
“吸氧腐蚀”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使用,但它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维护金属制品,延长其使用寿命。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类专业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体系,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和效率。
1.
【吸】
(形声。从口,及声。本义:吸气入体内)。
同本义。
【引证】
《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 《庄子·逍遥游》-不食五谷,吸风引露。
【组词】
吸呼、 吸留、 吸风、 吸新吐故
2. 【氧】 一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8,主要是两价,一般是无色无嗅无味不可燃的双原子气体,稍溶于水,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空气中,按体积计,空气含氧达21%,并以化合状态存在于水、大多数普通岩石、矿物(例如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以及多种多样的有机化合物(例如醇、酸、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元素符号O。
3.
【腐】
(形声。从肉,府声。本义:腐烂变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腐,烂也。 、 《广雅》-腐,败也。 、 汉·王充《论衡·订鬼篇》-人死,五藏腐朽。 、 《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 、 《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组词】
腐散、 腐坏、 腐秽、 腐浊
4.
【蚀】
(会意。从虫,从食,从人,食亦声。本义:虫等蛀伤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蚀。-蝕,败创也。 、 梅尧臣《刘原甫古钱劝酒》-精铜不蠹蚀。 、 《古今韵会举要》-凡物侵蠹皆曰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