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3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39:55
(会意。从虫,从食,从人,食亦声。本义:虫等蛀伤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蚀。-蝕,败创也。 、 梅尧臣《刘原甫古钱劝酒》-精铜不蠹蚀。 、 《古今韵会举要》-凡物侵蠹皆曰蚀。
日月食。
【引证】
《史记·天官书》-日月薄蚀。 、 《吕氏春秋·明理》-其月有薄蚀。
【组词】
蚀既、 蚀亏
《史记·天官书》:“日月薄蚀。” —— 指日食和月食现象。
《文选·张衡·西京赋》:“白日未及移其晷,已狝其什七八,若夫藻绘之饰,则有虞氏之龙旗,夏后氏之两驹,殷之崇牙,周之璧翣,各随其蚀。” —— 指逐渐损坏或衰减。
《红楼梦》第五回:“那宝玉才合上眼,便恍恍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宝玉在梦中欢喜,想道:‘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打呢。’正胡思之间,忽听山后有人作歌曰:‘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宝玉听了是女子的声音。歌音未息,早见那边走出一个人来,蹁跹袅娜,端的与人不同。” —— 指侵蚀或削弱。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夏,狄侵郑,郑伯御之,战于狐壤,郑师败绩,囚郑大夫公孙申。” —— 指侵蚀或侵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