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3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38:02
词汇“射科”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或术语。因此,我们将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即探讨其在古代可能的含义和使用情境。
“射科”在古代可能指的是与射箭技艺相关的学科或考试科目。在古代**,射箭是一项重要的军事技能,也是儒家六艺之一,即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射”。
在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射科”可能出现在描述科举考试或军事训练的语境中。例如,在描述武举考试时,可能会提到“射科”作为考核射箭技能的部分。
“射科”由“射”和“科”两个字组成。“射”指射箭,“科”在古代有学科、科目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已经不再使用,或者其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古代**,射箭不仅是一项军事技能,也是一种文化象征,体现了君子应有的品德和技能。射科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武艺的重视。
提到“射科”,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武士的英勇形象,以及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姿。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一种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敬仰之情。
(由于“射科”不是一个现代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武士的诗时,可以使用“射科”来描绘他们的技艺:
古道风尘起,武士弓弦张。
射科显英姿,箭影穿云翔。
提到“射科”,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射箭的场景,箭矢破空的声音,以及弓弦的紧绷感。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武士的弓术(弓道),也有类似的技艺考核,但具体词汇和体系会有所不同。
“射科”作为一个古代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对射箭技艺的重视,以及其在文化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1.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
2.
【科】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科,程也。 、 《论语·八佾》-为力不同科。 、 《论衡·幸偶》-与此同科。 、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组词】
科品、 科荣、 科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