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1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8:15:49
由于“偷息”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我将尝试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分析。
“偷息”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偷偷地休息或偷取休息时间。这里的“偷”意味着秘密地、不公开地进行某事,而“息”通常指休息。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很难找到具体的文学或口语使用实例。在专业领域中,如果存在使用,可能是指在工作中偷偷休息的行为。
由于“偷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踪。可能是由“偷”和“息”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强调效率和纪律的工作文化中,“偷息”可能被视为不敬业或不负责的行为。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轻微的负面情感,因为它暗示了一种逃避责任的行为。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工作或学习中遇到过需要“偷息”的情况,即在紧张的日程中找时间放松。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偷息”来描述在繁忙生活中寻找片刻宁静的情景:
在喧嚣的都市中,
我偷息于书页的宁静,
心灵在文字间游走,
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想象一个人在繁忙的办公室中,偷偷地闭上眼睛休息片刻,这个画面可能与“偷息”相关联。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能存在,如英语中的“steal a moment”或“take a break”。
“偷息”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探讨如何在紧张的生活中寻找放松的机会。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经历。
1.
【偷】
(形声。从人,俞声。本义:苟且;马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偷,苟且也。 、 《国语·晋语一》-其下偷以幸。 、 《礼记·表记》-安肆曰偷。 、 唐·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偷性命于榛莽。 、 清·张廷玉《明史》-诸司素偷惰。
【组词】
偷的锣儿敲不得、 偷存、 偷合、 偷弛、 偷免、 偷快、 偷幸、 偷苟
2.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