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0:16
“坐地分脏”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坐在地上分配赃物。基本含义是指犯罪团伙或不法分子在作案后,就地分配所得的赃物。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犯罪行为或不正当的利益分配。
在文学作品中,“坐地分脏”可能被用来描绘犯罪团伙的贪婪和无耻。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讽刺那些不劳而获或不公平分配利益的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犯罪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描述具体的犯罪行为和其后果。
同义词:分赃、瓜分、掠夺
反义词:公平分配、合理分享
“坐地分脏”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古代对犯罪行为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或专业讨论中。
在**文化中,“坐地分脏”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不公平和不正义行为的批判态度。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参与或容忍任何形式的非法利益分配。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涉及犯罪和不道德的行为。联想上,可能会想到黑暗、贪婪和腐败的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直接使用这个成语,但如果遇到不公平的利益分配情况,我会用这个成语来表达我的不满和批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黑暗的角落,他们坐地分脏,贪婪的笑声,刺穿了夜的寂静。”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群人在昏暗的房间里围坐在一起,分配着一堆堆的财物。听觉上,可能会听到贪婪的笑声和硬币的叮当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ividing the spoils”,但这个表达更多地用于战争或竞争后的利益分配,不一定涉及非法行为。
“坐地分脏”这个成语在描述非法利益分配时非常形象和有力。它不仅反映了语言的生动性,也体现了社会对不公平行为的批判态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更准确地表达对不正义行为的看法。
附近一带防军,望风生惧,没人敢与接仗,甚且与他勾通,转好~。 ◎《民国演义》第二十五回
1.
【坐】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引证】
林义光《文源》-像二人对坐土形。 、 《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坐而迁之。 、 《礼记·玉藻》-退而坐,取屦。 、 《礼记·少仪》-受立、授立,不坐。 、 《礼记·乐记》。疏:“坐,跪也。”-武坐致右宪王。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坐行而入。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坐上坐。 、 《书·太早上》-坐以待旦。 、 《礼记·玉藻》-坐如尸。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 、 《战国策·魏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 、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坐语未讫。
2.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3.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4.
【脏】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中医学以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后因以为身体内脏的通称)同本义。
【引证】
《正字通》-脏,五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