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2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3:29:20
国际: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跨越国界的,涉及两个或更多国家的。基本含义是指与多个国家有关的事务、组织、活动或关系。
“国际”一词源于拉丁语“inter”(之间)和“nation”(国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不断增加。
在现代社会,“国际”一词常与全球化、多元文化、国际合作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世界各国日益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赖。
“国际”这个词常常让人联想到开放、包容和合作,同时也可能引发对文化冲突、政治分歧的担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个国际志愿者项目,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诗歌:
跨越海洋的桥梁,
国际的歌声在风中飘扬,
不同的语言,共同的心跳,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回响。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不同肤色的人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象征着国际团结。 听觉:一首融合了多种语言的歌曲,展现了国际音乐的多样性。
在不同语言中,“国际”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都是指跨越国界的事务或关系。
“国际”这个词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描述性的词汇,它还代表了全球化时代的复杂性和机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国际”这个词,有助于我更好地与世界沟通和理解。
1.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
2.
【际】
(形声。从阜(fù),祭声。本义:两墙相合之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两墙相合之缝也。-际,壁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