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6:53
“不可收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无法整理或控制,形容局面、情况等变得非常混乱或糟糕,以至于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或进行有效的管理。
“不可收拾”源自古代汉语,最初可能用于描述物理上的混乱,如战场的残局。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应用范围扩大到形容各种形式的失控和混乱。
在**文化中,“不可收拾”常与“后果严重”联系在一起,强调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在社会管理中,这个词汇提醒人们要注意避免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行为。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混乱、失败和绝望。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秩序和控制的渴望。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个人情感或行为的失控,如“他的愤怒一旦爆发就不可收拾”。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如同秋叶在风中不可收拾,我的心也在你的离去中飘零。”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混乱的房间或战场;听觉上,可能是嘈杂的声音或混乱的对话。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ut of control”或“beyond repair”,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传达了相似的失控和无法恢复的意味。
“不可收拾”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用于描述极端的混乱和失控。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个词汇的深层含义和应用场景对于准确传达信息至关重要。
蒲殿俊辈登台之后,因为纵容兵士的结果,弄到了一个~的地步。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可】
3.
【收】
(形声。从攴(pū),收(jiū)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收,捕也。 、 《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女反收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 《后汉书·张衡传》-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组词】
收领、 收系、 收付、 收考、 收夷、 收劾、 收案、 收掩、 收执、 收禁、 收领
4.
【拾】
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登上 同: 涉
【组词】
拾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