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2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22:53
胶鬲,商周时人,纣时因遭世乱,曾隐遁为商。后以之指士人不在位而处于困难之境。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元和丙申岁秋八月,余以~,寓居精舍。
1.
【胶】
(形声。古代“胶”用动物的皮煮制而成,所以从“肉”。段玉裁说:“皮近肉,故字从肉。”本义:粘性物质,用动物的皮角或树脂制成)。
同本义。
【引证】
《考工记·弓人》-胶也者,以为和也。
【组词】
胶鳔、 胶漆、 胶青、 胶革
2.
【鬲】
(象形。金文字形,象饮食器具形。本义:古代炊器。用于烧煮或烹炒的锅,特指类似于鼎状的炊具) 同本义。
【引证】
宋·沈括《梦溪笔谈》-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
【组词】
鬲如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困】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囗(wéi),象房的四壁;里边是生长的树木。本义:废弃的房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困,故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