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9:24
忧惧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忧”和“惧”两个字组成。其中,“忧”指的是内心的忧虑、担忧,而“惧”则表示害怕、恐惧。结合起来,“忧惧”描述的是一种因担忧未来或害怕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忧惧”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字面意义和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仍然用来描述一种混合的负面情绪状态。
在**文化中,“忧惧”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忧患意识”相联系,强调对未来的预见和准备。在社会层面,人们可能会因为社会不稳定、经济压力等因素而感到忧惧。
“忧惧”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不安。它让我联想到面对未知时的无助感和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的担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因为工作的不确定性而感到忧惧。那种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失败的恐惧让我感到非常焦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忧惧”:
夜幕低垂,星光黯淡,
心中忧惧,如影随形。
未知的前路,无尽的黑暗,
忧惧之心,何时能安?
在英语中,“忧惧”可以对应为“anxiety”或“fear”。虽然这些词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anxiety”更多指的是一种持续的、无特定对象的担忧,而“fear”则更具体地指向对某个特定事物的害怕。
通过对“忧惧”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它所传达的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使用“忧惧”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描述和理解复杂的情绪状态。
1.
【忧】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忧,愁也。 、 《玉篇》-忧,愁也。 、 《淮南子·原道》-忧悲者德之失也。 、 《易·丰》-勿忧。 、 《易·说卦》-坎为加忧。 、 《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 、 《诗·召南·草虫》-忧心忡忡。 、 《世说新语·自新》-何忧令名不彰。 、 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忧谗畏讥。 、
【组词】
忧忿滞中、 忧蹙、 忧愠、 忧忆、 忧心如捣、 忧邑、 忧畏、 忧世、 忧怀、 忧怯、 忧天、 忧公忘私、 忧鱼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引证】
《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
【组词】
忧居、 忧服、 忧纪、 忧棘、 忧毁、 忧艰
2.
【惧】
(形声。从心,瞿声。本义:害怕,恐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惧,恐也。 、 《墨子·尚同中》-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栗,不敢为淫暴。 、 《史记·屈原列传》-楚兵惧,自秦归。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荀子·解蔽》-故有知非以虑是,则谓之惧。 、 《礼记·礼运》-喜怒哀惧爱恶欲。 、 《论语·子罕》-勇者不惧。
【组词】
惧思、 惧选、 惧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