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1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0:51
词汇“忧惶”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忧”和“惶”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忧惶”进行深入分析。
“忧惶”字面意思是指忧虑和惶恐,通常用来形容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内心不安、恐惧或焦虑的状态。
“忧”字古已有之,表示忧愁、忧虑;“惶”字则表示恐惧、惊慌。两个字组合成“忧惶”,强调了内心的不安和恐惧。
在**传统文化中,忧虑和惶恐常常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家庭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压力的反应有关。
“忧惶”这个词让我联想到阴沉的天气、紧锁的眉头和沉重的心情。它传达了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面临重要的考试或决策时,我都会有忧惶的感觉,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未来是否顺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忧惶”:
夜幕低垂,星光黯淡,
心中忧惶,如影随形。
梦魇缠绕,思绪纷乱,
何时方能,心安如镜?
在英语中,“忧惶”可以对应“anxiety”和“fear”,但这些词汇在英语中使用更为普遍,且没有“忧惶”所特有的那种深沉和复杂的情感色彩。
通过对“忧惶”的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所蕴含的情感深度和复杂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内心的感受和情绪状态。
1.
【忧】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忧,愁也。 、 《玉篇》-忧,愁也。 、 《淮南子·原道》-忧悲者德之失也。 、 《易·丰》-勿忧。 、 《易·说卦》-坎为加忧。 、 《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 、 《诗·召南·草虫》-忧心忡忡。 、 《世说新语·自新》-何忧令名不彰。 、 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忧谗畏讥。 、
【组词】
忧忿滞中、 忧蹙、 忧愠、 忧忆、 忧心如捣、 忧邑、 忧畏、 忧世、 忧怀、 忧怯、 忧天、 忧公忘私、 忧鱼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引证】
《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
【组词】
忧居、 忧服、 忧纪、 忧棘、 忧毁、 忧艰
2.
【惶】
(形声。从心,皇声。本义:恐惧,惊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惶,惶恐也。 、 《广雅》-惶,惧也。 、 《史记·刺客列传》-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 《潜夫论·卜列》-孟贲狎猛虎而不惶。 、 明·梦觉道人《三刻拍案惊奇》-多官惶惶,只得散去。
【组词】
惶惶、 遑迫、 惶汗、 惶沮、 惶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