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5:05
词汇“征哨”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旧或专业的词汇。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征哨”字面意思是指征召哨兵或设立哨所。在古代军事用语中,“征”有征召、征集的意思,“哨”则指哨兵或哨所,即负责警戒和传递信息的军事单位。
“征哨”一词可能源自古代军事术语,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更常用“哨兵”或“哨所”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在古代社会,军事防御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征哨”这样的词汇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军事防御的重视。
提到“征哨”,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紧张气氛,以及士兵们坚守岗位的英勇形象。
由于这个词汇较为古旧,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但在学习历史或参与军事主题的讨论时,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相关内容。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征哨”来描绘战场的紧张氛围:
夜幕低垂,星辰黯淡,
征哨声声,划破寂静。
铁甲寒光,映照忠诚,
守望黎明,直至天明。
想象一幅画面:夜色中,几名哨兵在哨所周围巡逻,远处传来低沉的号角声,这便是“征哨”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征哨”的词汇,但类似的军事术语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存在,反映了人类社会对军事防御的共同需求。
“征哨”作为一个古旧的军事术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知识。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多样性。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哨】
(形声。从口,肖声。本义:口小不能容的,一说口歪不正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哨,不容也。 、 《韵会》引《说文》-哨,口不容也。 、 礼记·投壶》-某有枉矢哨壶。
【组词】
哨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