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9:22
词汇“征取”的深入学*和分析:
“征取”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正式的程序或手段收取或获取某物。它通常涉及官方或权威机构的行动,如征税、征兵等。
“征取”由“征”和“取”两个字组成。“征”字有征召、征收的意思,“取”字表示获取。在古代汉语中,“征取”常用于描述官方的征收行为,随着时间的发展,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
在**历史上,“征取”常与赋税、兵役等社会负担相关,反映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关系。
“征取”可能引起人们对政府行为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公共服务的理解,也有对个人负担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征取”,但会接触到相关的概念,如缴纳各种税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不度玉门关,征取边疆万里寒。”
结合历史剧中的场景,可以看到官员征收税款的画面,听到民众的抱怨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levy”或“collect”,但它们的使用语境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
“征取”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反映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社会和历史。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取】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取,捕取也。 、 《周礼》-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 《资治通鉴·唐纪》-取吴元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