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0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00:10
“丢心落肠”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心和肠都丢掉了,形容极度悲伤或忧虑。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在遭受重大打击或极度忧虑时的情感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丢心落肠”常被用来描绘主人公在失去亲人、爱人或面临重大挫折时的内心痛苦。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因为某件事情而非常难过或焦虑。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心理状态或情感反应时,仍可作为一种生动的表达方式。
同义词:
反义词:
“丢心落肠”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对情感状态的生动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极度悲伤或忧虑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情感表达往往较为含蓄和内敛,因此“丢心落肠”这样的成语能够很好地传达深层的情感状态。在社会交往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表达对他人的同情和理解。
“丢心落肠”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沉的悲伤和忧虑。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重大挫折时,那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和无助。这种情感反应影响了我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朋友因为家庭变故而非常难过,我用了“丢心落肠”这个成语来形容他的心情,他听后感到被理解和安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月光洒在寂静的湖面,
我的心,丢心落肠,
思念如潮水般涌来,
淹没了往昔的欢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夜晚湖面的画面,月光下,一个人孤独地坐在湖边,表情悲伤。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旋律悲伤的钢琴曲,如肖邦的《夜曲》,来增强这种情感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eartbroken”或“devastated”,虽然它们传达的情感相似,但“丢心落肠”这个成语更加形象和生动。
“丢心落肠”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深层的情感状态。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欣赏汉语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得到这个好消息,我就~。
1.
【丢】
遗留。
【引证】
《儒林外史》-我一生是个无用的人,一块土也不曾丢给你们。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
4. 【肠】 (形声。从肉,昜(yáng)声。本义:人和动物消化器官之一)。
1. 【丢心】 方言。犹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