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4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9:31
“均田”一词源自古代的土地制度,字面意思是“平均分配田地”。在古代,均田制是一种旨在平均分配土地给农民的制度,以确保社会稳定和农业生产。
在文学中,“均田”可能被用来描绘古代社会的理想状态或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社会问题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社会学和农业经济学,“均田”是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
“均田”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均田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着其历史意义,但在日常使用中并不常见。
在古代,均田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制度,旨在通过平均分配土地来减少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均田”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社会的理想状态,以及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它可能唤起一种对过去社会秩序的怀旧情感,同时也引发对现代社会不平等问题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历史课程中学*过均田制,这让我对古代**的社会制度有了更深的理解。这种知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现代社会中土地分配和公平正义的问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均田”:
在古老的田野上,
均田的梦想,
如春风拂过,
唤醒沉睡的土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农民在均田制下耕作的田园风光。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古典音乐,如古筝或笛子演奏的曲目,来营造一种古代田园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土地分配制度也有存在,如日本的班田制。这些制度虽然在具体实施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土地平均分配的追求。
“均田”这个词不仅是一个历史术语,也承载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通过学*和理解这个词,我更加认识到土地分配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公平正义在人类社会中的永恒价值。
1.
【均】
(形声。从土,匀声。“匀”亦兼表字义。合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本义:均匀;公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均,平也。 、 《周礼·小司徒》-乃均土地。 、 《周礼·序官·均人》-土均。 、 《诗·小雅·北山》-大夫不均。 、 《论语·季氏》-而患不均。 、 、 诸葛亮《出师表》-性行淑均。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霜露所均。 、 清·方苞《狱中杂记》-有无不均。
【组词】
均壹、 均浃、 均人、 均徧、 均辨、 均平、 均遍、 均种
2.
【田】
(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后作“佃”。耕作。
【引证】
《说文》-田,树谷曰田。 、 《一切经音义》引《苍颉》-田,种禾稼也。 、 《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 《汉书·高帝纪上》-令民得田之。 、 刘向《说苑》-使各居其宅,田其田。
【组词】
田戍、 田作、 田畜、 田桑、 田农、 田种、 田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