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0:18
抽肥补瘦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抽取肥沃的土地来补充瘦瘠的土地”,比喻从富有的地方或人那里调拨资源去支援贫困的地方或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资源分配的调整,以达到平衡或公平的目的。
在文学作品中,抽肥补瘦 可能被用来描绘社会改革或资源再分配的场景。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经济政策或个人之间的互助行为。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
同义词:资源调配、平衡分配、互助互利 反义词:贫富悬殊、资源垄断、不公平分配
抽肥补瘦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农业社会对土地的管理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抽肥补瘦** 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理念,即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公平。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被用来倡导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的均衡发展。
这个成语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代表了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观。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社会改革者的形象,以及那些致力于减少不平等和贫困的努力。
在个人生活中,抽肥补瘦 的概念可以应用于朋友之间的互助,或者在家庭中平衡资源和责任的分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片土地上,抽肥补瘦的春风,吹拂着每一寸渴望生长的土壤。”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不同地区或人群之间资源流动的画面。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首节奏平稳、旋律和谐的曲子,来象征资源的均衡分配。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概念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体现,如“分享财富”或“资源共享”。
抽肥补瘦 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描述资源分配的工具,也是一个反映社会价值观的窗口。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公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概念和情感。
1.
【抽】
(形声。从手,由声。本义:拔出,抽出)。
拔出,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
【引证】
《广雅》-抽,拔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每射,抽矢菆。 、 《庄子·天地》。李注:“引也。”-挈水若抽。 、 《诗·郑风·清人》-左旋右抽。 、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
【组词】
抽简禄马、 抽匣、 抽毫、 抽宝剑;抽刀
2.
【肥】
(会意。从肉,本义:脂肪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肥,多肉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坚土之人肥。 、 《礼记·月令》-瞻肥瘠。 、 《左传·桓公六年》。服注:“牛羊曰肥。”-吾牲牷肥。 、 《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
【组词】
肥猪;肥肉、 肥腻、 肥汉
3.
【补】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补,完衣也。 、 《吕氏春秋·顺说》-田赞衣补衣。 、 唐·白居易《村居卧病》-补褐防寒岁。
【组词】
补衣;补袜;补衬、 补衣
4.
【瘦】
(形声。从疒(chuáng),叟声。从疒,表明与疾病有关。本义:肌肉不丰满)。
同本义 。与“胖”、“肥”相对。
【引证】
《说文》。-瘦,臞也。 、 《孝经》-毁瘠羸瘦。 、 《周礼·廛人》注-久则瘦臞腐败。 、 清·周容《芋老人传》-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
【组词】
瘦怯、 瘦怯怯、 瘦亭亭、 瘦岩岩、 瘦恹恹、 瘦伶伶、 瘦伶仃、 瘦客、 瘦悴、 瘦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