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1:06
“勿念旧恶”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不要记着过去的仇恨或恶行。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宽恕和遗忘过去的不愉快,以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在文学作品中,“勿念旧恶”常用来表达主人公的宽容和大度,或者作为道德教化的内容。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劝解他人放下过去的恩怨。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际关系咨询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指导人们如何处理过去的冲突和伤害。
“勿念旧恶”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宽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化和教育场合,成为中华文化中倡导和谐与宽容的重要表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勿念旧恶”与“和为贵”、“以德报怨”等观念相辅相成,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指导人们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冲突。
这个成语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它鼓励人们放下过去的伤痛,向前看。在个人层面,它可能引发对宽容和理解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勿念旧恶”来劝解朋友放下与同事的矛盾,最终他们能够和解并继续合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勿念旧恶,心怀宽广,如海纳百川,终成和谐之港。”
想象一幅画面:两个人握手言和,背景是夕阳下的宁静海面,这样的场景能够很好地体现“勿念旧恶”的意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Let bygones be bygones”来表达,意思也是让过去的事情过去,不要纠结于过去的错误或不愉快。
“勿念旧恶”这个成语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种道德教化,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在个人成长和人际交往中,理解和应用这个成语对于促进和谐与宽容具有重要意义。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只有明明暗暗,吸血吃肉的凶手或其帮闲们,这才赠人以“犯而勿校”或“~”的格言。
1.
【勿】
(象形。据甲骨文,像一树旗。右边是柄,左边是飘带。本义:州里所建旗帜) 古代大夫、士所建旗帜,半赤半白,用来麾集人众。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州里’当作‘士大夫’。”-勿,州里所建旗,…杂帛,幅半异。所以趣民。
不。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勿予。 、 《孟子·告子上》-贤者能勿丧。 、 宋·苏洵《六国论》-齐人勿附于秦。 、
2.
【念】
(形声。从心,今声。本义:常思;思念,惦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念,常思也。 、 《诗·大雅·文王》-天念尔祖。 、 《诗·邶风·谷风》-不念昔者。 、 《论语》-不念旧恶。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史记·陈涉世家》-念鬼。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念母劳家里。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念蒙君实。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因念黄山当平生奇览,而有奇若此。
【组词】
念诵、 念恤、 念旧、 念思、 念想、 念一、 念恋
3. 【旧】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萑”(huān),鸱鸟类;下面是“臼”,作声符。本义:鸟名)。 鸺鶹,即猫头鹰。
4.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