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2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21:05
危及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威胁到”或“可能造成伤害或损害”。它通常用来描述某种行为、**或情况对某人或某物的安全、健康或稳定构成威胁。
危及 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危及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危”意味着危险,“及”意味着达到或触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汇。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危及 可能与特定的价值观或社会问题相关联。例如,在强调个人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社会中,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更高。
危及 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紧迫和担忧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危险、风险和不确定性,影响人们对情况的评估和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危及 这个词经常用于提醒他人注意潜在的危险。例如,在驾驶时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以避免危及生命。
在诗歌中,危及 可以用来增强描述的紧张感和戏剧性:
夜幕降临,黑暗危及每一寸土地, 星光微弱,守护着最后的希望。
结合图片,危及 可能让人联想到悬崖边缘、暴风雨中的船只或火灾现场。在音乐中,紧张的旋律和节奏可能与这个词的含义相呼应。
在不同语言中,危及 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endanger”和“jeopardize”都表达了类似的威胁概念。
危及 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它不仅传达了潜在的危险,还激发了人们对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关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对于准确传达信息至关重要。
1.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2.
【及】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及,逮也。 、 《史记`项羽本纪》-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 《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
【组词】
赶不及、 企及、 來得及、 及面、 及时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