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0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08:19
词汇“兼官”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术语。根据字面意思,“兼”意味着同时担任或具有多重身份,“官”则指官员或政府职位。因此,“兼官”可以理解为同时担任多个官职的人。
“兼官”指的是一个人在政府或组织中同时担任两个或更多的官方职位。
“兼官”一词可能源自古代**的官制,当时由于人才有限,一些官员需要同时管理多个部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在某些领域保留下来,但在日常语言中变得不太常见。
在**古代,兼官制度可能与官僚体系的发展和人才选拔机制有关。在现代社会,这种制度可能被视为权力集中的一种表现,有时会受到批评。
提到“兼官”,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权力集中、责任重大和多重压力。在某些情况下,这也可能引起对效率和公平性的担忧。
在现代职场中,“兼官”的概念可以类比为一个人同时担任多个职位或角色,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出于组织效率的考虑,但也可能带来工作负担过重的问题。
在创作中,可以将“兼官”作为一个角色的特点,描述他在多个领域的能力和挑战,如“他不仅是公司的CEO,还兼官研发部门的负责人,每天都在不同的角色间转换。”
想象一个忙碌的办公室,一个人在多个办公桌间穿梭,电话不断,文件堆积如山,这可能是“兼官”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制度可能被称为“兼职官员”或“多职官员”,但其具体实施和影响可能因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兼官”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历史上和现代社会中权力结构和人才分配的一种现象。了解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政府运作和组织管理中的复杂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特定领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1.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引证】
《说文》-兼,并也。 、 《仪礼·聘礼》。注:“犹两也。”-兼执之,以进。 、 《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兼巾之。 、 《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兼诸弣。 、 《孟子·告子上》-不可得兼。 、 宋·文天祥《 后序》-丞相兼枢密使。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兼百花之长。 、 蔡元培《图画》-兼筑雕刻。
【组词】
兼祧、 兼资、 兼署、 兼味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