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3:33
词汇“兼存”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兼存”字面意思是指同时存在或并存。它由两个汉字组成:“兼”意味着同时涉及或包含多个方面,“存”则表示存在或保留。因此,“兼存”通常用来描述两种或多种状态、特征或事物同时存在的情况。
“兼存”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兼”和“存”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同时存在的概念。
在**文化中,“兼存”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思想,即在不同的事物之间寻求平衡和和谐。这种思想在社会关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兼存”给人一种平衡和和谐的感觉,它暗示了在复杂性和多样性中寻找统一的可能性。这种词汇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多元共融的积极联想。
在个人生活中,“兼存”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如何在职业和个人生活之间找到平衡,或者如何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保持一致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兼存”来描绘自然界的和谐,如“山川与河流,静谧与奔腾,兼存于这片土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自然景观的画面,其中既有宁静的湖泊,也有奔腾的瀑布,体现了“兼存”的概念。在音乐中,可以想象一首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的乐曲。
在英语中,“兼存”可以对应为“coexist”或“simultaneous existen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概念相似。
“兼存”是一个富有哲学意味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多重属性,也体现了在复杂世界中寻求平衡和和谐的智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兼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表达事物的多维性。
1.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引证】
《说文》-兼,并也。 、 《仪礼·聘礼》。注:“犹两也。”-兼执之,以进。 、 《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兼巾之。 、 《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兼诸弣。 、 《孟子·告子上》-不可得兼。 、 宋·文天祥《 后序》-丞相兼枢密使。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兼百花之长。 、 蔡元培《图画》-兼筑雕刻。
【组词】
兼祧、 兼资、 兼署、 兼味
2.
【存】
(形声。本义:生存;存在)。
同本义。
【引证】
《尔雅》。注:“存即在。”-存,存在也。 、 《公羊传·隐公三年》-有天子存。 、 《孟子·告子上》-虽存乎人者。 、 《孟子·离娄下》-以其存心也。 、 《吕氏春秋·应同》-召寇则无以存矣。 、 《列子·汤问》-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柳宗元《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
【组词】
存济、 存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