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6:33
词汇“提警”在中文中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主要用于法律、军事、公共安全等领域,意指提高警惕、警示或警告。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提警”进行深入分析:
“提警”字面意思是通过某种方式提高对潜在危险的警觉性,通常涉及发布警告或警示信息,以便相关人员或公众采取预防措施。
“提警”一词源于汉语,其构成是动词“提”和名词“警”的结合,意在强调通过提升警觉状态来预防危险。
在**,由于历史上的战争和自然灾害,提警的概念深入人心,公众对官方发布的提警信息通常持严肃态度。
提到“提警”,人们可能会联想到紧张、警惕的氛围,以及对安全的渴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通过提警来保护自己和他人,比如在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提醒周围的人。
在诗歌中,“提警”可以用来形容内心的警觉,如“心灵的提警,如同夜空中的星辰,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提到“提警”,可能会联想到警报声、红色警示标志等视觉和听觉元素。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alert”或“warning”,它们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警示和预防的含义。
“提警”作为一个词汇,在提醒人们注意潜在危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提警”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1.
【提】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提,挈也。 、 《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 、 明·魏禧《大铁锥传》-一贼提刀。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椊下提殴之。 、 《聊斋志异·促织》-提竹筒丝笼。
【组词】
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 提举
2.
【警】
(会意。从言,从敬,敬亦声。本义:戒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警,戒也。 、 《周礼·宰夫》-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 、 《礼记·文王世子》-所以警众也。 、 《文赋》-乃一篇之警策。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年或者大警晋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以警其余。
【组词】
警告;警励、 警迹人、 警鼓、 警动、 警新、 警众、 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