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4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42:21
词汇“提行”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在书写或排版时,为了分隔段落或强调某一部分内容,将文字从当前行移至下一行开始的行为。这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和含义。
“提行”字面意思是指将文字从当前行提升到下一行开始。在排版和编辑中,这通常是为了增强文本的可读性或强调某个部分。
“提行”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古代文献编辑中就已经存在。随着印刷技术和电子文档的发展,提行的概念和应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规范化。
在东亚文化中,文本的排版和格式一直受到重视,提行作为文本格式化的一部分,体现了对文本清晰性和美观性的追求。
提到“提行”,我联想到的是整洁有序的文档和书籍,以及编辑和作者在细节上的用心。
在我的写作和编辑工作中,提行是一个常用的技巧,它帮助我清晰地区分不同的思想和段落,使文本更加易读。
在诗歌中,提行可以用来创造节奏和强调特定的诗句,增强诗歌的情感表达。
提行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清晰和秩序感,而在听觉上,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翻页的声音,带来一种时间的流逝感。
在西方排版中,类似的术语是“line break”,但其使用和含义与“提行”有所不同,主要用于诗歌和文本排版。
“提行”作为一个基础的文本编辑术语,虽然在日常对话中不常提及,但在专业领域和文学创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影响文本的外观,还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理解。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提行”是提高文本质量和专业性的关键。
1.
【提】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提,挈也。 、 《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 、 明·魏禧《大铁锥传》-一贼提刀。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椊下提殴之。 、 《聊斋志异·促织》-提竹筒丝笼。
【组词】
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 提举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