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9:01
词汇“反命”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反命”可以理解为“反对命令”或“违背命令”的意思。由于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以下分析将基于其字面意义进行。
“反命”的字面意思是指反对或违背命令。在军事或组织管理中,这可能指的是不服从上级或领导的指令。
由于“反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述一个角色对权威的反抗或不服从。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会被使用,因为现代汉语中有更常用的表达方式,如“不服从”、“违抗命令”等。
由于“反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的信息有限。它可能是由“反”和“命”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反对命令的意思。
在强调纪律和服从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反命”可能被视为一种负面行为。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为了正义或保护他人,反命可能被视为一种必要的勇气。
“反命”可能引起一种对权威挑战的联想,有时可能与勇气和正义感相关联,但也可能与叛逆和不稳定联系在一起。
由于“反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反命”来表达对传统束缚的反抗:
在沉默的夜里,我反命,
对那些束缚我的规则和命令,
用我自己的声音,宣告自由。
由于“反命”涉及对权威的反抗,可能会联想到一些电影中的反抗场景,如《V字仇杀队》中的面具和爆炸场面。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defy orders”或“disobey commands”,但这些表达更为常见和通用。
“反命”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语言中对权威挑战的一种表达。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些不太常见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的词汇量,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反】
(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同本义 同: 翻
【引证】
《说文》-反,覆也。 、 《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 、 《汉书·张安世传》-何以知其不反水浆邪?
2.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