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4:17
“朱紫相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红色和紫色相互争夺,形容两种颜色非常接近,难以区分。基本含义是比喻事物之间非常相似,难以辨别。
在文学作品中,“朱紫相夺”常用来形容色彩的对比或冲突,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物或事物的相似性。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美术、设计等,可能会用来讨论颜色的搭配和对比。
“朱紫相夺”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对颜色的描述。在古代,朱色和紫色都是高贵的颜色,常用于皇室和贵族的服饰中。随着时间的演变,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事物的相似性。
在**文化中,朱色和紫色都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朱色代表喜庆和吉祥,紫色则代表高贵和神秘。因此,“朱紫相夺”在文化上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反映了人们对颜色和象征意义的敏感和重视。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复杂和微妙的。它让我联想到色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在表达上,它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那些难以区分的事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艺术展览中看到两幅画作,它们的色调朱紫相夺,让我印象深刻。这让我意识到,即使在视觉艺术中,细微的差别也能带来巨大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朱紫相夺映晚霞, 难辨天边是何花。 一抹余晖留不住, 只待明朝再出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花海中,红色的玫瑰和紫色的薰衣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柔和的旋律,让人联想到这两种颜色的和谐与对比。
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描述颜色的对比和相似性来实现。例如,在英语中,可以用“crimson and violet blend seamlessly”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通过对“朱紫相夺”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它在语言中的应用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颜色的成语,也是一个比喻事物相似性的有力工具。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为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
1.
【朱】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 本义:赤心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
2.
【紫】
(形声。从糸(mì),此声。本义:紫色,蓝和红组成的颜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紫,帛黑赤色也。 、 《论语》。孔注:“间色之好者。”-恶紫之夺朱也。 、 《礼记·玉藻》-玄冠紫緌。 、 《左传·哀公七年》-紫衣狐裘。 、 《论语》-红紫不以为亵服。 、 《乐府诗集·陌上桑》-紫绮为上襦。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佩紫怀黄。 、 唐·李朝威《柳毅传》-披紫衣。
3.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
4.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