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1:39
“倾盆”一词的字面意思是形容雨下得非常大,如同盆中的水被倾倒出来一样。基本含义是指雨水急速而大量地降落,通常用来形容暴雨的情景。
在文学作品中,“倾盆”常用来增强场景的氛围,如“夜幕降临,倾盆大雨如注”。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外面倾盆大雨,我们最好待在家里”。在气象学或新闻报道中,这个词也常用来描述极端天气情况。
同义词中,“滂沱”和“如注”都强调雨势的猛烈,而“瓢泼”则更多用于口语,形象地描述雨水的量大。反义词则描述了雨势的轻微或不强烈。
“倾盆”一词的词源较为直观,由“倾”和“盆”两个字组成,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倾泻的场景。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宋代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有“倾盆大雨,洗尽铅华”的描述。
在**文化中,雨水常被赋予丰收和洗涤的象征意义。因此,“倾盆”不仅描述了自然现象,也常被用来比喻事物的彻底改变或清洗。
“倾盆”一词常带有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如紧张、焦虑或期待。它让人联想到自然的力量和不可预测性,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安全和庇护的渴望。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突然的倾盆大雨打乱了我们的计划,但也给了我们一个难忘的经历,让我们更加珍惜晴朗的日子。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辰隐匿,唯有一场倾盆,洗净尘世烦忧。”
想象一幅画面:黑暗的天空中,闪电划过,紧接着是倾盆大雨,雨滴打在窗户上发出急促的声响。这样的场景不仅视觉上震撼,听觉上也极具冲击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torrential rain”或“downpour”,都用来形容雨势的猛烈。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相似的情感和联想。
“倾盆”一词不仅描述了自然现象,也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强有力的形容词,能够生动地传达出雨势的猛烈和场景的氛围。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2.
【盆】
(形声。从皿,分声。皿,泛指盘碗一类器具。本义:盛东西或洗涤用的器皿。通常为圆形,口大底小,比盘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盆,盎也。 、 《考工记·陶人》-盆实二鬴,厚半寸,脣寸。 、 《周礼·牛人》。司农注:“所以盛血。”-与其盆簝。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组词】
炭盆、 脸盆;大铜盆、 盆吊、 盆冤、 盆口精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