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0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03:16
词汇“倾目”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倾”可以理解为倾斜、倾注,而“目”则指眼睛。结合起来,“倾目”可能意味着将目光集中或倾注在某一点上,强调专注或注意力的集中。
由于“倾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倾”和“目”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语义。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倾目”可能被用来形容对某事物的特别关注,尤其是在强调个人或集体的专注和投入时。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这个词汇,但如果需要表达对某事物的特别关注,我会考虑使用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倾目于静谧的湖面,星辰亦为之沉醉。”
由于“倾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
“倾目”是一个表达专注和关注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使用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语境下可以有效地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意义。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的表达方式。
1.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2.
【目】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目,人眼,象形。 、 《礼记·郊特牲。》-目者,气之清明者也。 、 《韩诗外传》-目者,心之符也。 、 《易·小畜卦》-夫妻反目。 、 《左传·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满目萧然。 、 晋·干宝《搜神记》-瞋目大怒。 、 《聊斋志异·狼三则》-目似瞑。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目不忍睹。
【组词】
目不斜视、 目见耳闻、 目治手营、 目空一世、 目眩神摇、 目无下尘、 目耗、 目指、 目眦、 目珠、 目睛、 目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