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1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13:01
词汇“推言”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推”可以理解为推动、推理或推荐,而“言”则指的是言语、话语。因此,“推言”可能指的是通过推理来表达观点或推荐某种说法。
由于“推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们只能根据字面意思进行解释:
由于“推言”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用于描述某人通过逻辑推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口语中,可能不太会使用这个词汇。在专业领域,如逻辑学或辩论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但通常会使用更常见的词汇。
由于“推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可能不太自然:
由于“推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推”和“言”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下的表达。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推言”可能用于描述某人通过逻辑推理来表达观点或推荐某种说法。在辩论、学术讨论或政策建议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
“推言”可能给人一种理性、严谨的感觉,因为它涉及到逻辑推理和表达。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学术讨论、辩论或政策建议等场景。
由于“推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不多。在学术讨论或辩论中,可能会用到类似的表达。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推言”用于描述某人通过逻辑推理来表达观点或推荐某种说法,例如: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会议上通过逻辑推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在辩论中通过严密的逻辑推言来说服对手。
由于“推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确。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rgue logically”或“present a reasoned argument”。
“推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用于描述通过逻辑推理来表达观点或推荐某种说法。在学术讨论、辩论或政策建议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虽然它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特定语境下,它可以提供一种严谨、理性的表达方式。
1.
【推】
(形声。从手,隹(zhuī)声。本义: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推,排也。 、 《仓颉篇》-推,軵也,前也。 、 《孟子·万章上》-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推堕附马河中。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始欲着推字。 、
【组词】
推毂、 推抢、 推沟、 推行、 推引、 推天抢地、 推转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