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3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38:19
推让:指在面对某种利益或荣誉时,主动放弃或让给别人,表现出谦让和礼貌的态度。
推让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推”和“让”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推让常用于描述君臣之间的礼仪行为,后来逐渐扩展到日常社交和各种场合。
在**传统文化中,推让被视为一种美德,强调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谦逊和礼貌。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推让一词给人以温和、谦逊的情感联想,让人联想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多次遇到推让的情况,例如在团队项目中,我会推让一些荣誉给表现更出色的同事,以促进团队的和谐与合作。
诗歌: 推让之间, 谦逊如春风拂面, 和谐共处, 美德传承千年。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一群人在餐桌上互相推让食物,脸上洋溢着友好的笑容。 听觉:听到人们在互相推让时说的“你先来”、“不,你先”等礼貌用语。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谦让行为也存在,但可能更多地强调个人主义和公平竞争。例如,在英语中,“defer”和“yield”等词汇也有类似的谦让含义。
推让作为一种社交行为和美德,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体现了个人修养,也促进了社会和谐。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推让这一概念,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沟通技巧和社交能力。
1.
【推】
(形声。从手,隹(zhuī)声。本义: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推,排也。 、 《仓颉篇》-推,軵也,前也。 、 《孟子·万章上》-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推堕附马河中。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始欲着推字。 、
【组词】
推毂、 推抢、 推沟、 推行、 推引、 推天抢地、 推转
2.
【让】
(形声。从言,襄(xiāng)声。本义:责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让,相责让也。 、 《小尔雅》-诘责以辞谓之让。 、 《广雅》-让,责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且让之。 、 《国语·周语》-让不贡。 、 《史记·齐世家》-鲁人以为让。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众知有为,因让之曰:…
【组词】
让书、 让勖、 让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