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6:20
占为己有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将某物据为个人所有,通常是通过不正当或非法的手段。基本含义是指某人非法地或不道德地获取并保留他人的财产或权利。
在文学作品中,“占为己有”常用来描述贪婪或不道德的行为,如小说中的人物通过欺骗或暴力手段获取他人的财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小偷小摸行为。在法律或道德讨论中,它涉及财产权的侵犯和正义的缺失。
同义词中,“霸占”强调强制性和不合理的占有,“侵占”侧重于非法侵犯他人权利,“窃取”和“盗取”则更具体地指偷窃行为。反义词则表达了与“占为己有”相反的正面行为。
“占为己有”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简单明了,由“占”和“为己有”两个部分组成。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已经出现,用以描述不正当的财产获取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因此“占为己有”这种行为被视为不道德的。在现代社会,这种行为可能涉及法律问题,如贪污、盗窃等。
这个词汇通常引起负面情感,如愤怒、鄙视和不信任。它让人联想到贪婪、不诚实和自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或听说有人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的成果或财产,这种行为让人感到不公和愤怒。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贪婪的手,将星光占为己有,夜空因此失去了它的璀璨。”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黑暗的房间中,一只手悄悄伸向不属于它的物品。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紧张的音乐,如悬疑电影中的背景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claim something as one's own”,但通常不带有强烈的负面含义,除非明确指出是通过不正当手段。
“占为己有”这个词汇在描述不正当获取财产的行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揭示了行为本身,还反映了社会对正义和道德的重视。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类词汇的深层含义和使用场景是非常重要的。
又以他人之物,占为己有。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3章:“父亲买回来后,她看完就偷偷地~了。”
1.
【占】
占据,拥有。也作“佔”。
【引证】
宋·洪迈《容斋续笔》-又改曰占。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占一山之胜。 、 清·洪亮吉《治平篇》-占百户之田。
【组词】
占护、 霸占土地;独占公家的房子;占固、 占冒
自报数目,估计上报。
【引证】
《墨子》-度食不足,令民各自占家五种石斗数…匿不占,占不悉,令吏卒讏得,皆断。
【组词】
占租、 占募
2.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3.
【己】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引证】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吕氏春秋·察今》-而己亦人也。 、 晋·干宝《搜神记》-自拟己头。 、 唐·柳宗元《三戒》-且噬己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己悲。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在己为有悔。
【组词】
舍己为公、 异己、 克己、 知己、 己身、 己私、 己里钱
天干的第六位。
【引证】
《吕氏春秋·慎行论》-己与三相近。
【组词】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