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6:29
词汇“垂及”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出发。
“垂及”字面意思是指某物垂直地触及或达到另一物。它可能由“垂”(垂直)和“及”(到达)两个字组成,表示一种垂直方向上的接触或延伸。
由于“垂及”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自然景观,如瀑布垂及水面,或者形容建筑物,如屋檐垂及地面。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
由于“垂及”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关于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的信息较少。它可能是由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中表达垂直接触的概念。
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垂及”可能被用于描述具有特定美学或象征意义的场景,如在诗歌中形容自然的壮丽或建筑的庄严。
“垂及”可能给人一种垂直、直接和强烈的印象,可能与力量、美丽和庄严等情感相关联。
由于“垂及”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垂及”来创造一种垂直的视觉效果,如: “瀑布垂及深潭, 水声如诗,如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瀑布垂及水面的画面,水声轰鸣,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垂及”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其他词汇来实现。
“垂及”是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它的使用主要集中在特定的语境和文学作品中。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文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但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不太实用。
1.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2.
【及】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及,逮也。 、 《史记`项羽本纪》-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 《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
【组词】
赶不及、 企及、 來得及、 及面、 及时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