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2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20:30
教首: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团体或教派的领导人,尤其是那些具有较高权威和影响力的领袖。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指代一个组织或团体的最高领导人。
教首一词源于汉语,由“教”和“首”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它可能指代一个教派的创始人或最高领导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包括任何具有领导地位的**人物。
在许多文化中,教首被视为精神领袖和道德楷模。他们的言论和行为往往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教的教皇在历史上曾多次影响欧洲的政治格局。
教首这个词可能引发敬畏和尊重的情感。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权力、权威和神秘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加过一个团体的活动,亲眼目睹了教首的布道和信徒们的反应。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教首在团体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教首”:
在古老的教堂里,
教首的声音如晨钟暮鼓,
唤醒沉睡的灵魂,
引领迷途的羔羊。
教首可能让人联想到庄严的教堂、神圣的仪式和悠扬的圣歌。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教首形象的丰富内涵。
在不同文化中,教首的对应词汇和使用情况各异。例如,在英语中,“pope”指的是**教的教皇,而在阿拉伯语中,“imam”指的是伊斯兰教的***。
通过对“教首”一词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和社会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代表了领袖的地位,也反映了人们对精神权威的尊重和敬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教首”一词能够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
1.
【教】
(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 、 《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以教国子弟。 、 《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礼记·乐记》-教者,民之寒暑也。 、 《国语·周语》-教,文之施也。 、 《春秋繁露》-精华,教政之本也。 、 《管子·小匡》-君有此教士三万人。 、 《韩非子·五蠹》-修教三年。 、 《史记·货殖列传》-宁有政教。 、 唐·韩愈《师说》-择师而教。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教吾子。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教。 、
【组词】
教治、 教禁、 教读、 教读老夫子、 教民、 教迪、 教帖、 教当、 教示、 教戒、 教告、 教演、 教阅、 教坊司、 教门儿、 教引嬷嬷
2.
【首】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天文志》-首,阳也。 、 《楚辞·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 、 《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 、 《战国策·燕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聊斋志异·狼三则》-以刀劈狼首。
【组词】
昂首;叩首;搔首;首功、 首虏、 首枕其股、 首丘、 首身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