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8:0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8:02:01
词汇“器饰”的深入学*和分析:
“器饰”一词通常指的是装饰性的物品或装饰在器物上的图案、雕刻等。它强调的是装饰性,即为了美观或象征意义而添加的元素。
“器饰”一词由“器”和“饰”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器”指器物,“饰”指装饰。随着时间的推移,“器饰”逐渐成为一个固定搭配,专门指代器物上的装饰。
在传统文化中,器饰不仅仅是美观的象征,还常常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例如,古代的玉器、青铜器上的器饰往往与神话传说、信仰有关。
“器饰”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精致、高雅和传统。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古代文明的敬畏和对工艺美学的欣赏。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博物馆中欣赏到各种古代器饰,它们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器饰”:
古铜镜上,器饰流转,
千年光阴,一瞬凝眸。
雕龙刻凤,诉说往昔,
历史的痕迹,在镜中游走。
看到“器饰”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博物馆中那些精美的古代器物,听到古筝或古琴的悠扬旋律,仿佛穿越回古代,感受那些器饰背后的故事。
在不同文化中,“器饰”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各异。例如,**的青铜器饰与古埃及的金字塔壁画在风格和象征意义上都有显著差异。
“器饰”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器物上的装饰,还承载了历史、文化和情感的传递。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器饰”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选择,提升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1.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
2.
【饰】
(形声。从巾,从人,食声。人佩巾有装饰作用。本义:刷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拭。-饰,刷也。 、 《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