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5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52:29
“娘儿们”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指代女性,尤其是成年女性。在某些语境中,它可能带有贬义,暗示女性柔弱、依赖性强或者行为举止不够刚强。
“娘儿们”这个词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与“娘”(母亲)和“儿”(孩子)有关,可能最初用来指代家庭中的女性成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含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性别角色和性别平等观念的影响下。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往往被期望扮演家庭角色,因此“娘儿们”这个词可能反映了这种传统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性别平等的推进,这个词的使用逐渐受到限制,因为它可能被视为对女性的不尊重。
这个词可能引起一些人的反感,因为它可能被用来贬低女性。对于一些人来说,它可能唤起对传统性别角色的联想,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它可能只是一个中性的词汇。
在个人生活中,我尽量避免使用这个词,因为它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或冲突。在讨论性别角色和平等问题时,我更倾向于使用中性或积极的词汇。
在诗歌中,这个词可以用来表达对传统性别角色的反思:
娘儿们的泪,滴在古老的石板上, 是岁月的痕迹,还是自由的渴望?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传统的家庭场景,如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或者孩子们围绕在母亲身边的温馨画面。在音乐中,它可能与柔和、温暖的旋律相关联。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贬义词汇可能存在,如英语中的“girly”或“sissy”,这些词也可能用来指代柔弱或依赖性强的特质。
“娘儿们”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更加谨慎地使用这类词汇,以避免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和不必要的误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尊重词汇的多重含义是非常重要的。
1.
【娘】
(形声。从女,良声。本义:对妇女的泛称,多指少女)。
同本义。
【引证】
古乐府《子夜歌》-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
【组词】
渔娘;厨娘;婆娘;老板娘;娘行、 娘们、 娘娘庙、 娘子关、 新娘;姑娘
2.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
3.
【们】
“么”的变音字。
【引证】
《水浒传》-李逵道:“这们睡,闷死我也。”
注意:名词前有数量词时,后面不加“们”,例如不说“三个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