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3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35:26
娓娓不怠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娓娓”和“不怠”两个词组成。其中,“娓娓”形容说话连续不断、动听;“不怠”表示不懈怠、不松懈。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说话或讲述事情时,连续不断且充满热情,不感到疲倦或懈怠。
娓娓不怠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其构成的两个词“娓娓”和“不怠”在古代文献中均有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说话连续不断且充满热情的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善于表达和沟通被视为一种美德。娓娓不怠** 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在交流中保持耐心和热情,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热情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一个充满活力和耐心的人,在交流中不断传递知识和情感。
在教学或演讲中,我常常努力做到娓娓不怠,确保我的讲解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内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娓娓不怠,言如流水, 心声传递,情深意长。
想象一个温暖的午后,一位老人在公园里娓娓不怠地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周围的孩子聚精会神地听着,这种场景给人以温馨和宁静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peak eloquently and tirelessly",但这种表达不如成语那样简洁和富有文化内涵。
娓娓不怠 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一种沟通方式,也体现了对交流的重视和尊重。在实际应用中,它提醒我们在交流时要保持耐心和热情,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或与谈论古今兴废之事,娓娓不倦。
1.
【娓】
(形声。从女,尾声。本义:顺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娓,顺也。 、 《广韵》-娓,从也。
2.
【娓】
(形声。从女,尾声。本义:顺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娓,顺也。 、 《广韵》-娓,从也。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怠】
(形声。从心,台声。本义:懒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怠,慢也。 、 《尔雅》-懈,怠也。 、 《广雅》-怠,赖也。 、 《国语·周语》-可先而不备,谓之怠。 、 《礼记·檀弓》。注:“惰也。”-吉事虽止不怠。 、 《礼记·曲礼》。注:“放散身体也。”-毋怠荒。 、 《国语·晋语》-怠偷甚矣。 、 《公羊传·文公十二年》-俾君子易怠。 、 《商君书·弱民》-兵民怠而国弱。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组词】
怠荒、 怠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