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1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15:06
夜警:字面意思是指在夜间执行警戒或巡逻任务的人员,通常是指警察、保安或其他负责夜间安全的人员。基本含义是指在夜间保持警惕,确保安全的人或事物。
“夜警”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词源直接来源于“夜间”和“警戒”的组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含义逐渐固定为夜间执行警戒任务的人员。
在许多文化中,夜警象征着安全和秩序,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夜警也可能被赋予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如代表不眠的守护者或孤独的观察者。
“夜警”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安全感,也可能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孤独和警惕。在情感上,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安全和守护的感激之情。
在个人生活中,夜警可能与夜间活动的安全保障相关,如夜间出行时看到巡逻的警察,会感到安心和放心。
在诗歌中,可以将“夜警”融入描绘夜晚的宁静和守护的意象中:
星光下的夜警,
守护着城市的梦。
灯光如剑,
划破黑暗的宁静。
在不同语言中,“夜警”可能有不同的对应词汇,但其基本含义相似,都是指夜间执行警戒任务的人员。例如,英语中可能是“night watchman”或“night guard”。
“夜警”一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指代夜间执行警戒任务的人员,还可能象征着安全和守护。通过对这一词汇的深入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1.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
2.
【警】
(会意。从言,从敬,敬亦声。本义:戒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警,戒也。 、 《周礼·宰夫》-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 、 《礼记·文王世子》-所以警众也。 、 《文赋》-乃一篇之警策。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年或者大警晋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以警其余。
【组词】
警告;警励、 警迹人、 警鼓、 警动、 警新、 警众、 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