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2:11
夜间:指从日落到日出之间的时间段,通常与“白天”相对。字面意思是指夜晚的时间,即太阳落山后到第二天太阳升起前的这段时间。
“夜间”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字面意思即为夜晚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所扩展和变化。
在不同的文化中,“夜间”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夜晚常与神秘和浪漫联系在一起,而在某些东方文化中,夜晚可能与家庭团聚和休息联系更紧密。
“夜间”常带有一种神秘和宁静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星空、寂静的街道、或是独自思考的时刻。这种联想可以影响个人的思维和表达,尤其是在创作和艺术领域。
个人经历中,夜间可能与某些特别的记忆或活动相关,如夜间的旅行、夜间的工作经历或是夜间与亲友的聚会。
在诗歌中,可以将“夜间”融入到描述自然美景或内心感受的句子中:
夜间的风,轻抚着窗棂, 星光点点,映照着梦的边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夜间的城市景观,灯火辉煌;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深沉的旋律。
在不同语言中,“夜间”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用法相似。例如,英语中的“nighttime”,法语中的“nuit”。
“夜间”作为一个基本的时间概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段,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情感和联想意义。通过对“夜间”的深入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
2.
【间】
(会意。古写作“閒”,“间”是后起字。金文,从门,从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开门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jiàn) 本义:门缝)。
同本义。泛指缝隙;空隙。
【引证】
《说文》-閒,隙也。从門,中见月。会意。 、 《墨子经》-有閒中也。又,閒不及旁也。 、 《孟子》-其閒不能以寸。 、 、 《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 、 、 宋·文天祥《 后序》-得间奔真州。
【组词】
间出、 间缺、 间蹊、 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