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4:49
夜装: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适合夜晚穿着的服装,特别是指那些在晚间社交活动、派对或正式场合中穿着的服装。夜装通常比日常服装更为华丽、正式,可能包括晚礼服、燕尾服、晚宴服等。
夜装这个词源于对夜晚活动的服装需求的描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尚的变化,夜装的定义和样式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简单功能性服装到现在的多样化、个性化设计。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夜装的意义和使用场合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社会,晚礼服和燕尾服是正式晚宴和舞会的标准着装,而在某些东方文化中,传统的晚宴服装可能更注重色彩和图案的象征意义。
夜装往往与奢华、优雅和正式场合联系在一起,给人以高贵、神秘的情感联想。它也可能唤起对过去时代的怀旧感,或是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个人经历中,夜装可能与重要的社交活动或个人纪念日相关联,如婚礼、毕业舞会等。这些场合中,夜装不仅是着装的选择,也是个人身份和情感表达的一部分。
在诗歌中,夜装可以被用来象征转变或隐藏的自我:
当夜幕低垂,她褪去白日的伪装, 换上夜装,步入那未知的舞池, 每一颗珍珠,每一缕丝缎, 诉说着她心底的秘密与梦想。
夜装往往与华丽的布料、精致的剪裁和深沉的色彩相关联,这些视觉元素可以激发人们对奢华和优雅的想象。听觉上,夜装可能与晚宴上的轻音乐、舞池中的华尔兹等声音联系在一起。
在不同文化中,夜装的定义和使用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印度,传统的晚宴服装可能包括色彩鲜艳的纱丽和库尔塔,而在日本,和服可能在某些正式场合中被视为夜装。
夜装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特定的服装类型,也反映了社会文化、个人身份和情感表达的多重层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夜装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特定场合的氛围和个人的情感状态。
1.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
2.
【装】
(形声。从衣,壮声。本义:行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装,裹也。 、 《史记·郦生陆贾传》-橐中装。 、 张衡《思玄赋》。注:“束也。”-简元辰而俶装。 、 《文选·傅毅·舞赋》-顾形影,自整装。 、 《战国策·齐策四》-于是约车治装,载卷契而行。 、 《战国策·燕策》-为装遣荆轲。
【组词】
装囊、 装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