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06:1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6:12:03
泄怨: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释放或表达内心的不满、愤怒或怨恨。它通常指的是通过言语或行为将积压的情绪发泄出来,以减轻心理压力。
泄怨这个词源于汉语,由“泄”和“怨”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泄”有流出、释放的意思,“怨”则指不满或怨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成为表达情绪发泄的常用词汇。
在东方文化中,泄怨可能被视为一种负面行为,因为它可能被认为是不够克制或不够成熟的体现。然而,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情绪发泄的重要性,认为适当的泄怨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
泄怨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压抑、愤怒和解脱。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情绪管理的思考,以及如何在适当的时候表达自己的不满。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泄怨的情况。例如,当工作压力过大时,我会选择与信任的朋友或家人分享我的感受,这有助于我缓解压力,重新找到平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泄怨”:
在寂静的夜里,我泄怨于星空,
每一颗星星都是我未说出口的怨言。
泄怨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独自在夜晚对着星空或大海大声呼喊的画面,或者是悲伤的音乐,如钢琴曲,表达内心的痛苦和不满。
在英语中,与“泄怨”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vent anger”或“express resentment”。不同文化对情绪发泄的态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认为适当的情绪表达对心理健康有益。
泄怨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情绪发泄的概念,还提醒我们在适当的时候表达自己的不满。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维护心理健康。
1.
【泄】
(形声。从水,世声。本义:泄水。在江西)。
假借为“歇”。发泄;发散。
【引证】
《庄子·山木》。司马注:“发也。”-运物之泄也。 、 左思《魏都赋》。注:“犹出也。”-穷岫泄云。 、 《素问·平人气象论》。注:“谓发泄也。”-宗气泄也。 、 《淮南子·本经》-精泄于目。 、 《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俾民忧泄。 、 李白《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蓄泄数千载。
【组词】
泄宣、 泄冤、 泄写
2.
【怨】
(形声。从心,夗(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怨,恚也。 、 《论语》。皇疏:“恨也。”-曰怨乎。 、 《贾子道术》-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 、 《淮南子·说山》-不怨人取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天子甚怨。 、 清·黄宗羲《原君》-人怨恶其君。 、 清·张廷玉《明史》-怨颇兴。 、 孙文《序》-怨愤所积。
【组词】
怨怅、 怨谤、 怨恶、 怨艾、 怨詈、 恩怨、 宿怨、 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