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0 17:2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17:29:42
“拍案叫绝”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拍打着桌子大声叫好,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极度赞赏和钦佩。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表达对某人技艺、作品或言论的极高评价,意味着其水平超群,令人叹为观止。
在文学作品中,“拍案叫绝”常用于描述读者或观众对文学作品、戏剧表演、艺术创作等的强烈反应。在口语交流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观点或建议的极度认同。在专业领域,如艺术评论、学术讨论中,它也常被用来表达对专业成就的高度认可。
同义词:赞叹不已、叹为观止、赞不绝口
反义词: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拍案叫绝”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文人对优秀作品的直接反应。在古代,文人雅士在阅读或欣赏到极佳的作品时,常常会激动地拍击桌子以表达内心的激动和赞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赞赏的场合。
在文化中,“拍案叫绝”体现了对卓越成就的尊重和赞赏。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了情感的直接性和强烈性,反映了人对优秀事物的推崇和尊重。在社会交往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情感色彩,使赞赏更加生动和有力。
“拍案叫绝”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强烈的赞赏和兴奋。它让我联想到在欣赏到真正优秀作品时的那种激动和震撼,以及想要与他人分享这种喜悦的冲动。这种情感反应影响了我对优秀事物的评价和表达方式,使我更加倾向于用强烈的语言来表达我的赞赏。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观看一部电影时,电影的结尾部分处理得非常出色,让我和朋友们都感到非常震撼和满意。我们当时就用了“拍案叫绝”来形容我们对这部电影的赞赏。这个成语帮助我们准确而生动地表达了我们的情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拍案叫绝”:
当夜幕低垂,星辰闪烁,
诗人的笔触,如流星划过。
字字珠玑,句句生辉,
读者心中,拍案叫绝。
在视觉上,“拍案叫绝”让我联想到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其中一人激动地拍击桌子,周围的人也都面露赞赏之色。在听觉上,这个成语让我想象到拍击桌子的声音和随之而来的赞叹声,形成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lown away”或“amazed”,但这些表达缺乏“拍案叫绝”中的动作性和文化背景。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也有类似的表达,但具体的形式和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拍案叫绝”这个成语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赞赏和钦佩时的力量和美感。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更加欣赏和尊重那些能够创造出卓越作品的人。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和恰当地使用这个成语,以增强我的表达效果。
不禁拍案呼奇。
使人见之,一个个欢欣鼓舞,快意舒怀,不禁~。
1.
【拍】
(形声。从手,白声。本义:拍击)。
同本义。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手拍鞍马。
【组词】
拍浮、 拍肩、 拍惜、 拍张、 拍球;拍台拍凳
2.
【案】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引证】
《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 《后汉书·梁鸿传》-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组词】
捧案;案杯
3.
【叫】
(形声。本义:呼,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叫,嘑也。 、 《诗·小雅·北山》-或不知叫号。 、 《楚辞·疾世》。注:“急呼也。”-叫我友兮配耦。 、 张衡《思玄赋》-叫帝阍使辟扉兮。 、 唐·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
【组词】
叫命、 叫聒、 叫号、 叫头、 叫曲
4.
【绝】
(会意。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绝,断丝也。 、 《史记》-冠缨索绝。
【组词】
绝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