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5:3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5:36:13
优柔寡断:形容一个人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和决断力。这个词汇由“优柔”和“寡断”两个词组成,“优柔”意味着柔和、不坚定,“寡断”则指缺乏决断。
“优柔寡断”这个词汇源自汉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义和现代使用基本一致。在古代文献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左传》中提到的“优柔不断”。
在**文化中,果断被视为一种美德,而优柔寡断则常常被认为是性格上的缺陷。这种观念在社会交往和职场中都有所体现。
这个词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它让我联想到拖延和效率低下。在表达时,我会尽量避免使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或他人,以免造成误解。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项目合作伙伴在关键决策上优柔寡断,导致项目延期。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果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时间的河流中,他优柔寡断, 错过了晨曦,也错过了黄昏。”
视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在十字路口徘徊不前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时钟的滴答声,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决策的紧迫性。
在英语中,“indecisive”和“wavering”可以对应“优柔寡断”。在不同文化中,对于果断和犹豫的态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认为果断是积极品质。
“优柔寡断”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理解了决策过程中的复杂性。在实际应用中,我学会了如何避免这种倾向,并在必要时给予他人建设性的反馈。
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他做什么事都没有主见,是一个~的人。
1.
【优】
(形声。从人,尤声。本义:古代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宋元以后,亦泛称戏曲艺人、演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倡者本训,饶者假借。-优,饶也。一曰倡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陈氏鲍氏之圉人为优。 、 《国语·晋语》-公之优曰施。 、 《国语·越语》-信谗喜优。 、 《国语·齐语》。注:“倡俳也。”-优笑在前。 、 《史记·滑稽列传》-优孟。 、 《汉书·灌夫传》。注:“谐戏者也。”-所爱倡优巧匠之属。 、 《国语》-优施曰:“…我优也,言无邮。”
【组词】
优人杂剧、 优孤、 优唱、 优语、 优歌
2.
【柔】
(形声。从木,矛声。本义:树木可曲可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柔,木曲直也。 、 《诗·小雅·小弁》-荏染柔木。
【组词】
柔木
3.
【寡】
少;缺少。
【引证】
《说文》-寡,少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 《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
【组词】
寡尤、 寡功、 寡见、 寡交
孤独;孤单。
【引证】
《广雅·释诂三》-寡,独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生成及彊而寡。 、 《吕氏春秋·士容》-南面称寡。 、 《老子》-自谓孤寡。
【组词】
寡老、 寡孤、 寡女、 寡立、 寡草
4.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