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1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10:40
喧纷:形容声音嘈杂、纷乱,多指人群或环境中的喧闹、混乱状态。
“喧纷”由“喧”和“纷”两个字组成。“喧”字古汉语中指声音大,“纷”字指多而杂乱。两者结合,形成了形容声音嘈杂、纷乱的词汇。
在**文化中,“喧纷”常与热闹、喜庆的场合联系在一起,如春节、婚礼等,但也可能与混乱、无序的社会现象相关,如抗议、暴乱等。
“喧纷”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对热闹场面的喜爱,也有对混乱状态的厌烦。联想上,可能会想到繁忙的街道、热闹的节日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参加一个大型音乐节时体验到了“喧纷”的场景,人们的欢呼声、音乐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的城市,灯火喧纷,每一盏灯下都有一个故事在静静诉说。”
在英语中,“喧纷”可以对应为“bustling”或“clamor”,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喧纷”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生动地描绘出声音嘈杂、纷乱的场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描述能力,使表达更加生动和具体。
1.
【喧】
(形声。从口,宣声。“宣”有“宣扬”义,也有表义作用。本义:声音大而嘈杂)。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喧,大语也。 、 陶潜《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北周·庚信《同州还》-上林催猎响,河桥争渡喧。 、 宋·王安石《金山寺》-夜风一何喧,大舶双橹。 、 陆游《喜雨》-蛙蛤徒自喧,蛟龙卧如蛰。
【组词】
喧议、 喧埃、 喧吓、 喧卑、 喧哄
2.
【纷】
(形声。从糸(mì),分声。从“糸”,表示与线丝等有关。本义:马尾韬,扎束马尾的丝麻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韬,剑衣也。引申凡为衣之称。《释名》曰:‘纷,放也,防其放弛以拘之也。’”-纷,马尾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