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0:05
“暮云朝雨”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暮云”和“朝雨”两个词组成。字面意思是傍晚的云彩和早晨的雨。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天气变化无常,也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变化或人生的起伏不定。
在文学作品中,“暮云朝雨”常用来营造一种忧郁或变幻莫测的氛围。例如,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可能用它来表达对自然界变化的感慨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天气或心情时,人们可能会引用它来增加表达的深度。
“暮云朝雨”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与古代文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悟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变化无常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自然现象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暮云朝雨作为自然现象的一种,被用来象征人生的起伏和变化,反映了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一种淡淡的忧郁感,它让我联想到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变化。在表达时,它可以用来传达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或对过去变化的感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遇到连续几天的暮云朝雨,那段时间的天气变化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暮云朝雨间,人生几度秋。”这句诗表达了人生如天气般变幻无常的感慨。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傍晚的云彩渐渐聚集,早晨的雨丝细细落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忧郁的氛围。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而略带忧伤的旋律,如钢琴曲,来增强这种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eather the storm”,意指经历困难时期,但它并不直接对应“暮云朝雨”的变幻无常的含义。
“暮云朝雨”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自然现象,也深刻反映了人生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深度的表达工具,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愿人间天下,暮云朝雨长相见。
1.
【暮】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论衡·明雩》-暮者,晚也。 、 《庄子·齐物论》-朝三而暮四。 、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韩非子·难一》-今朝至,暮变。 、 宋·苏轼《石钟山记》-至莫夜月光明。 、 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组词】
暮天、 暮雨、 暮途、 暮烟、 暮暮、 暮鼓、 暮暗
2.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3.
【朝】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朝,旦也。 、 《尔雅·释诂》-朝,早也。 、 《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 、 《礼记·祭义》。注:“朝,日出时也。”-周人祭日以朝及誾。 、 《诗·商颂·那》-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 《水经注·江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乐府诗集·长歌行》-朝露待日晞。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朝雨浥轻尘。 、 唐·杜牧《阿房宫赋》-朝歌夜弦。(弦:弹琴。)
【组词】
朝雉徒歌、 朝趁暮食、 朝上;朝夕乌、 朝夕相处、 朝日、 朝旦;朝不及夕、 朝升暮合、 朝成暮遍、 朝成暮毁、 朝夷暮跖、 朝欢暮乐、 朝市
4.
【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雨,水从云下也。 、 《易·小畜卦》-密云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