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9:20
狡吏:指狡猾、奸诈的官员或公务员。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贬义,暗示这些官员利用职权进行不正当的行为或欺骗。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狡吏常常被描绘为腐败的象征,如《红楼梦》中的贾雨村。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狡吏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不诚实、善于钻营的人。 专业领域:在政治学或行政管理领域,狡吏可能被用来分析腐败现象和官僚体系的问题。
同义词:奸官、贪官、污吏 反义词:清官、廉吏、正直官员
词源:狡吏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狡”(狡猾)和“吏”(官员)组成。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狡吏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那些不诚实的官员。
在**传统文化中,狡吏常常被视为社会腐败的象征,与清官形成鲜明对比。在现代社会,狡吏的概念仍然被广泛用于批评和揭露腐败现象。
狡吏一词通常引起负面情感,如厌恶和愤怒。它让人联想到不公正、欺骗和滥用职权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目睹一些官员被指控为狡吏,他们的行为最终被法律制裁,这让我更加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狡吏:
狡吏如狐,潜伏于朝堂,
权谋心计,暗中操纵。
清风难拂,浊世难逃,
终有一日,正义昭昭。
狡吏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暗的办公室、闪烁的电脑屏幕和紧张的对话声,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对狡吏的印象。
在英语中,狡吏可以对应为“corrupt official”或“crooked bureaucra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不诚实和腐败的含义。
狡吏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揭示了社会腐败现象,也提醒我们在任何领域都要追求正直和诚信。通过对狡吏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和抵制不公正行为。
1.
【狡】
(形声。从犬,交声。本义:小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狡,少狗也。匈奴地有狡犬,巨口而黑身。 、 《淮南子·俶真》-狡狗之死也。
【组词】
狡犬
2.
【吏】
(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引证】
《说文》-吏,治人者也。 、 《汉书·景帝纪》-吏者,名之师也。 、 《汉书·惠帝纪》-吏所以治民也。 、 《管子·朋法》-吏者,民之所悬命也。 、 《左传·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王使委于三吏。 、 《国语·周语》-百吏庶民。 、 《战国策·齐策》-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韩诗外传》-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 方苞《狱中杂记》-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
【组词】
吏势、 吏议、 吏司、 吏兵、 吏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