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3:36
“幸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非常幸运或极其幸运。它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幸运感,通常用于强调某种情况或结果的超乎寻常的好运。
在文学作品中,“幸甚”常用于表达作者对某件事情的极度庆幸,如在历史小说中描述某个关键人物的幸存。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或书面语中较为常见。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演讲中,可能会用来强调某种决策或行动的积极结果。
同义词中,“幸甚”强调的程度更深,而“幸运”等词则较为通用。反义词则表达了与“幸甚”完全相反的情感和情况。
“幸甚”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幸甚”常与对命运的敬畏和对好运的感激相关联。它反映了人对命运和机遇的看法,即认为某些结果是超出个人控制之外的,因此应对此表示感激。
“幸甚”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安心和感激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在困难或危险情况下意外的好结果,这种感觉既惊喜又欣慰。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重要的考试中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绩,那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幸甚”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幸甚”:
在那风暴的夜晚, 幸甚,星光依旧闪耀。
视觉上,“幸甚”可能让我联想到夜空中明亮的星星,象征着希望和好运。听觉上,可能是夜晚宁静中微弱的虫鸣,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幸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hat a stroke of luck!”或“How fortunat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强烈幸运感。
“幸甚”这个词在表达强烈幸运感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情感,还反映了文化和历史的深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我的表达力和文化理解。
1.
【幸】
侥幸。 同: 倖
【引证】
《小尔雅》-非分而得谓之幸。 、 《荀子·富国》。注:“无德而禄谓之幸位。”-朝无幸位。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侥倖也。”-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幸得脱矣。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幸皆杀之。 、 《三国演义》-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
【组词】
幸心、 幸生、 幸民、 幸位、 幸得、 幸诡、 幸赏
幸亏。
【引证】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幸大雪踰岭。 、 《广东军务记》-幸诚门未有烧。 、
【组词】
幸为、 幸然、 幸赖、 幸得、 幸偶
2.
【甚】
疑问代词。什么
【组词】
甚般、 甚的、 甚娘、 甚实
为什么,怎么
【组词】
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