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1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18:21
词汇“从嫁”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从”通常表示跟随或依附,“嫁”则指女子结婚。因此,“从嫁”可以理解为女子跟随或依附于婚姻的状态。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以下分析将基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进行。
“从嫁”字面意思是指女子在婚姻中的跟随或依附状态。
由于“从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可能会出现类似的表达,用以描述女子在婚姻中的角色和地位。
“从嫁”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以描述女子在婚姻中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升,这个词汇逐渐被更现代的表达所取代。
在传统社会中,女子的婚姻往往被视为一种从属关系的建立,即“从嫁”。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摒弃,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和角色更加平等和自主。
“从嫁”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传统和保守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女性在婚姻中的被动和依附地位。
由于“从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将“从嫁”用于描述传统女性的婚姻生活,如:
她从嫁的那一刻起,
便将一生的梦寄托于夫家。
由于“从嫁”这个词汇带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可以联想到古代婚礼的场景,如红色的嫁衣和热闹的婚宴。
在不同文化中,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和地位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女性在婚姻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更为强调。
“从嫁”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传统社会中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和地位。通过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以及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变化。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嫁】
(形声。从女,家声。本义:女子出嫁)。
同本义(跟“娶”相对)。
【引证】
《说文》-嫁,女适人也。 、 《易·序卦》。虞注:“嫁,归也。”-归妹。 、 《仪礼·丧服》。虞注:“凡女行于大夫以上曰嫁,行于士庶曰适人。”-子嫁反。 、 《诗·大雅·大明》-自彼殷商,来嫁于周。 、 《史记·滑稽列传》-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
【组词】
嫁杏、 嫁子、 嫁娶、 嫁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