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5:52
词汇“娇逸”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构成和可能的含义出发。
“娇逸”由两个汉字组成:“娇”和“逸”。
结合起来,“娇逸”可能指的是一种既娇媚又闲适的状态或气质。
由于“娇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女性角色的某种特质,如既娇媚又超脱世俗。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文学或艺术讨论中。
由于“娇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记录。它可能是由“娇”和“逸”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的文学或艺术表达。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娇逸”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既具有女性柔美特质又追求精神自由的人。在古代文学中,这样的词汇可能用来形容那些不拘泥于世俗规范的女性形象。
“娇逸”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优雅、柔美的女性形象,以及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它可能会唤起人们对美好、宁静生活的向往。
由于“娇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然而,在阅读文学作品或参与艺术讨论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并对其含义和用法有所了解。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娇逸”来形容自然景色或女性形象,如:“春风拂面,柳枝娇逸,似那佳人轻舞。”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穿着古装的女子,在花园中悠然自得地漫步,展现出一种娇逸的气质。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优雅的古典音乐,来增强这种娇逸的感觉。
由于“娇逸”是一个较为特定的中文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在跨文化比较中,可能需要寻找类似的表达,如英文中的“graceful and carefree”。
“娇逸”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中文词汇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细腻性。通过对这个词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文词汇的多义性和文化内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1.
【娇】
(形声。从女,乔声。本义:妩媚可爱)。
同本义(柔嫩美态)。
【引证】
《说文新附》-娇,姿也。 、 《广韵》-娇,女字,亦态。 、 《玉篇》-娇,娇姿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娇逸未有婚。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自在娇莺恰恰啼。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娇儿恶卧踏里裂。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娇姿欲滴。
【组词】
娇影、 娇娇痴痴、 娇婢侈童、 娇羞、 娇娥、 娇逸、 娇颜、 娇冶、 娇慵、 娇奶奶、 娇懒、 娇喘、 娇喉、 娇语、 娇脆、 娇狞
2.
【逸】
(会意。从辵(chuò)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逃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逸,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 、 《左传·桓公八年》。注:“逸,逃也。”-随侯逸。 、 《国语·晋语五》。注:“逸,奔也。”-马逸不能止。 、 《国语·郑语》。注:“逸,亡也。”-取之以逸逃于褒。 、 《书·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 、 《北史》-见一赤兔,每搏辄逸。
【组词】
逸犯、 逸亡、 逸窜、 逸盗、 逸禽、 逸马、 逸匪、 逸飞、 逸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