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8:21
“娇语”一词通常指的是温柔、婉转、带有撒娇意味的语言表达。它强调语言的柔和和亲昵,常用于形容女性在亲密关系中使用的语言风格。
“娇语”一词源于汉语,其中“娇”字意为娇嫩、娇媚,“语”字意为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特定的语言风格,尤其是在描述女性温柔的说话方式时。
在**文化中,“娇语”常常与女性的温柔、贤淑形象联系在一起,有时也被视为一种社交技巧,用于在亲密关系中表达情感或需求。
“娇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馨和愉悦的,它能够营造一种亲密和舒适的氛围。在联想上,可能会想到柔和的语调、温柔的目光和亲密的肢体语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与家人或朋友的亲密对话中使用过“娇语”,它能够有效地传达我的情感,增进彼此的关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娇语”:
月光下的娇语,如细雨轻拂,
在夜的静谧中,编织着梦的网。
“娇语”可能让人联想到柔和的灯光、温馨的家居环境,以及轻柔的音乐,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weet talk”或“cooing”,它们也传达了一种温柔和亲昵的语言风格,但在具体的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上可能有所不同。
“娇语”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文化中对女性温柔特质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娇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和表达情感。
1.
【娇】
(形声。从女,乔声。本义:妩媚可爱)。
同本义(柔嫩美态)。
【引证】
《说文新附》-娇,姿也。 、 《广韵》-娇,女字,亦态。 、 《玉篇》-娇,娇姿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娇逸未有婚。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自在娇莺恰恰啼。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娇儿恶卧踏里裂。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娇姿欲滴。
【组词】
娇影、 娇娇痴痴、 娇婢侈童、 娇羞、 娇娥、 娇逸、 娇颜、 娇冶、 娇慵、 娇奶奶、 娇懒、 娇喘、 娇喉、 娇语、 娇脆、 娇狞
2.
【语】
告诉,使知道。
【引证】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论语·阳货》-吾语女。 、 《三国志·方使传》-若引其许,若至,语人。 、 晋·干宝《搜神记》-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贫者语于富者曰…
【组词】
语言、 语其友;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