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1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18:47
娇嗔: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娇”通常指女子柔弱、娇嫩的样子,带有一定的可爱和温柔的意味;“嗔”则是指生气、不满的情绪。结合起来,“娇嗔”描述的是女子在表达不满或生气时,仍然保持一种娇媚、温柔的态度,通常不带有真正的愤怒,而更多是一种撒娇或表达轻微不满的方式。
在文学作品中,“娇嗔”常用来描绘女性角色的性格特征,增添人物的生动性和情感深度。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女性行为,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如情侣或夫妻之间的互动。在专业领域,这个词可能不常见,除非是在文学研究或性别研究中。
同义词:娇气、撒娇、嗔怪 反义词:怒斥、严厉、严肃
同义词“娇气”和“撒娇”都强调了女性的柔弱和依赖性,但“娇嗔”更侧重于表达不满时的娇媚态度。反义词则完全相反,强调的是严肃和愤怒的情绪。
“娇嗔”这个词在中文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字面意思和现代用法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逐渐固定在描述女性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上。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的柔弱和娇媚被视为美德,因此“娇嗔”这样的词汇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它反映了社会对女性角色的特定期待和审美标准。
“娇嗔”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亲切的,它让我联想到温柔的女性形象和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表达方式虽然带有一定的戏剧性,但通常不会引起真正的冲突,反而有助于增进彼此的理解和感情。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过一对情侣在公共场合中,女方以娇嗔的方式表达对男方的不满,而男方则以幽默和包容的态度回应,这种互动不仅没有引起尴尬,反而增添了他们之间的亲密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娇嗔”:
春风拂面,她娇嗔一笑,
花瓣轻落,似她的温柔。
想象一个画面:一个女子坐在花园中,微风吹过,她的长发轻轻飘动,她微微皱眉,娇嗔地看着远方,这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pout”(撅嘴)或“feigned anger”(假装生气)来描述类似的行为,不过这些词汇缺少了“娇嗔”所特有的娇媚和温柔的意味。
通过对“娇嗔”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女性情感表达中的独特作用。这个词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性别表达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注意如何恰当地使用这个词,以准确传达情感和意图。
1.
【娇】
(形声。从女,乔声。本义:妩媚可爱)。
同本义(柔嫩美态)。
【引证】
《说文新附》-娇,姿也。 、 《广韵》-娇,女字,亦态。 、 《玉篇》-娇,娇姿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娇逸未有婚。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自在娇莺恰恰啼。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娇儿恶卧踏里裂。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娇姿欲滴。
【组词】
娇影、 娇娇痴痴、 娇婢侈童、 娇羞、 娇娥、 娇逸、 娇颜、 娇冶、 娇慵、 娇奶奶、 娇懒、 娇喘、 娇喉、 娇语、 娇脆、 娇狞
2.
【颦】
(形声。从频,卑声。本义:皱眉) 同本义。
【引证】
唐·李群玉《黄陵庙》-犹如含颦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组词】
颦眉、 一颦一笑;颦笑、 颦蛾、 东施效颦